柳公权补习应考

作者:和谷    阅读:76人次

柳公权自五岁学书,独具天赋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愈发执著于献身书法的远大志向。唐代士人以文致仕,但其中爱好书法者也大有人在。他崇尚一个叫李琚的进士,顿丘今河南清丰人,唐明皇时官石山令,与杜鸿渐、颜真卿、萧颖士等连年高第。“百氏图书之学,八分篆隶之能或庶几于古人”。开元年间,尝撰并八分书《唐真定令杜府君遗爱颂》,著有《金石录》、《文苑英华》。可见李琚除精通儒家经典及诗词之学外,亦擅长书法。

作为读书人自身的精神需求,加之科举应试制度的规则,柳公权在研习书法的同时,一直夜含苦药丸子,可谓含辛茹苦,博览群书。对于当朝的科举选官制度,柳公权是向往的,赞赏的,虽然不乏质疑,也只能依照规矩,顺应时势,找到一条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路径。

柳公权回望历史,看到品德好而且有才能的平民被推举或考核,授予官职,参与国家的行政管理。尧帝年纪大了,一直没找到接班人,心中很忧虑。听说有个人叫做舜,父亲待他不好,弟弟常欺负他,而他依然孝顺父亲,友爱弟弟。尧就把他叫来,委以重任,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,来观察他在家和在外的为人与能力。舜赢得了尧的信任,把天下国家的政治接管起来。等到尧死了,舜就接替作了帝。上古的时候,置相就是立储,帝选拔贤能的人,把他们立为相,来辅佐政治,而这些相就是帝的继承人。到了夏、商、周三代,贵族与平民作官掺半。之后到了战国的时候,各诸侯国争相网罗人材,养士用士。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一类的书是古代圣贤所作。其中讲到为政,首要的就是要兴办学校,用以培养人材。汉朝以后,举荐和选拔贤能的人作官执政逐渐制度化。地方向中央进贡,除去物产珍宝,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人材,所以叫做贡举。地方推举出来的人,由皇帝和中央考核录用。

隋炀帝大业年间,开始有了进士科的考试。唐承隋制,并使科举成为唐朝政治家最重要的来源之一。唐高祖一进长安,天下未定,就下诏设立学校,安排宗室子弟和其它青年上学。唐朝从中央到地方,都设有官办的学校,用来劝导和奖掖青年人学习上进,谋求士宦。

这些官办学校都归国子监,类同高教部管。其中有专门招收高干和京城干部的子孙的国子学,有招收中高级干部的子孙和近亲的太学,有为普通干部的孩子和老百姓中优秀青年设立的四门学。此外,有专科的律学、书学和算学计算等,招收小官和平民子弟。京都及各都督、都护府、州、县都分别设立学校,中央政府中和太子宫中设有弘文馆和崇文馆,都是皇亲国戚、宰相、一品大官和大功臣的子弟。入学的年龄为十四到十九岁。学生每十天有一天休假,放假前要有小考试,默写经文并背诵先儒对经典的解释,答对三分之二的就算及格了,不及格的要受罚。每年放两个长假,五月农忙间的叫做田假,九月又有换冬衣的授衣假。家住得远的,还特别加给路上往返的时间。

柳公权的祖上为隋唐世家,应归于大功臣之列,理应读的是弘文馆或崇文馆,也许就读于国子学。他在十四岁之前,大多时间是在京兆华原的柳家原乡间度过的。之后进入京城长安读书,只是在五月农忙的田假日和九月更换冬衣的授衣假期,才回到从小长大的柳家原庄园。年终要考一年的学业,口试一百条对经文的解释,答对百分之八十的得优,对百分之六十的得中,百分之五十以下得差。上学不听话、旷课超过三十天、事假超过一百天、因父母生病请假超过两百天的,或者年终考试得过三次差、在学校羁留九年而学业无望的都要退学回家。而且,还要记录下来,送到相应的管理部门。大官的孩子们,送到兵部,看看能不能借上老子的光,当个武士。

柳公权在唐朝官学的学业内容,以儒家经典和史书为主,根据难度和份量的不同,分成所谓大经、中经和小经。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为大经,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和《仪礼》为中经,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公羊传》和《毂梁传》为小经。除此之外,所有的学生都要能兼通《孝经》和《论语》。秦始皇统一文字语言,把秦地的文字和方言定为官方语言。两汉以来,对齐鲁方言写成的经典,起先了注解诠释。唐朝的学生除学习经典的正文,还要同时学习注释。

幼年即开始识文断字的柳公权,应该是从十四岁入学读书,经弱冠之年,到应试赶考之前,已经对必修课的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有了深入的研读。在之后漫长的宫廷生活中,这些传统经典又被他反复咀嚼,熟知于心。

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诗歌。音乐上分为风、雅、颂三部分,其中风是地方民歌,雅主要是朝廷乐歌,分大雅和小雅,颂主要是宗庙乐歌。表现手法,主要是赋、比、兴,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,以彼物比此物也,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。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,到民间搜集歌谣,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。搜集歌谣的乐师,从中丰富唱词和乐调,诸侯之乐献给天子,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。江阳今泸州人尹吉甫,是《诗经》的主要采集者,辅助过三代帝王。周幽王听信谗言,尹吉甫被砍了头,后来知道错杀,为其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,为了隐蔽别人盗墓,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。

柳公权尤为喜爱《诗经》中饥者歌其食、劳者歌其事的民歌。祖父柳正礼,曾任唐邠州士曹参军,邠州即之前所称之豳州。柳公权想像不到,祖父曾经在那块豳风浩荡的沟壑纵横的丘陵上,如何刀光剑影,只有在发黄的《诗经》中寻找先人的踪迹。

在《尚书》中,柳公权读到,说《豳风·鸱鸮》为周公旦所作。风,其意义就是声调,多为民间歌谣,是土风,风谣。这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。“鸱鸮鸱鸮,既取我子,无毁我室。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今女下民,或敢侮予?”是说猫头鹰你这恶鸟,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,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。我含辛茹苦,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。我趁着天未阴雨,啄取那桑皮桑根,将窗扇门户缚紧。现在你们树下的人,还有谁敢将我欺凌?

柳公权明白,这首诗的主角,是一头孤弱无助的母鸟。当它在诗中出场的时候,正是恶鸟鸱鸮刚刚洗劫了它的危巢,攫去了雏鸟在高空得意盘旋之际。即以突发的呼号,表现了母鸟目睹飞来横祸时的极度惊恐和哀伤。母鸟看似孤弱,却也一样富于生存的勇气和毅力。它刚还沉浸在丧子破巢的哀伤之中,即又于哀伤中抬起了刚毅的头颅。诗作与其说是代鸟写悲,不如说是借鸟写人,那母鸟所受恶鸮的欺凌而丧子破巢的遭遇,以及在艰辛生存中面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深深恐惧,正是下层人民悲惨情状的形象写照。

他读到的《豳风·七月》,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,产生于西周初。它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,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,像是记农历的歌谣。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一之日毕发,二之日栗烈。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举趾。同我妇子,饁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”是说七月大火向西落,九月妇女缝寒衣。十一月北风劲吹,十二月寒气袭人。没有好衣没粗衣,怎么度过这年底?正月开始修锄犁,二月下地去耕种。带着妻儿一同去,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,田官十分高兴。

诗的作者,像是一个奴隶家庭的家长,率领一群农夫和自己的妻子儿女为公和公子劳作,忠实地描绘了从氏族公社转化来的奴隶制的社会情状。农夫们既要在田中耕作收获,又要种桑养蚕,纺麻织丝,乃至练习武功,打猎捕兽。农闲时还得到城堡里去修理房屋,就是在寒冬里也不得闲,要凿取冰块藏入地窖,供公及公子们夏日里享用。一年到头,周而复始。他们吃的是什么?大抵是苦菜、野果、葫芦、麻子这一类东西。一切好物事,全归主人所有。公和公子不但享受了农夫们的劳动成果,还驱使他们为自己高呼万岁。

柳公权自幼生长在农耕田园的包围之中,一呼一吸都接着地气。尽管家道富足,过的是士族世家的美好生活,他也常常喜欢走到田野中去,与农夫们攀谈,饶有兴致地了解时令与庄稼的常识,体谅劳动者的酸甜苦辣。这样,读诗不仅是科举应试的科目,却也从汉字的行列中品评其中的意味,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洗礼与享受。

他读到的《豳风》中的《东山》,写的是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回家路上的复杂感情,在每章的开头都唱道:“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我来自东,零雨其蒙。”去东山已经很久了,走在回家路上,天上飘着细雨,衬托出士兵的忧伤感情。一会儿想起了恢复平民生活的可喜,一会儿又想起了老家可能已经荒芜,迎接自己的也许是一派破败景象。但是,即使是这样,也觉得还是老家好:“不可畏也,伊可怀也!”一会儿又想起了正在等待自己归来的妻子:“鹳鸣于垤,妇叹于室。自我不见,于今三年。”然后又想起妻子刚嫁给自己时那么漂亮:“其新孔嘉”,可是,三年不见她还是那么漂亮吗?“其旧如之何?”

这位士兵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情景,是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。柳公权的祖辈,从河东迁至京兆华原,隋朝时门楣生辉,到唐初至中期渐次失势,直到安史之乱前后才重新焕发脉气。近几代人皆一生戎马倥偬,历经征战。曾任唐邠州士曹参军的祖父柳正礼,正是在豳风所描述的地方驻防多年。柳公权想像不到,祖父曾经在回到华原柳家原的路上,是否天上飘着细雨,想起了老家可能已经荒芜,想起了正在等待自己归来的妻子,长年不见她还是那么漂亮吗?

在科举应试的科目中,上古文献档案汇编《尚书》,柳公权不可不细读。尚,上也,书,即文字、记录、文档、文书。《尚书》为孔子晚年整理的古代典籍,将尧舜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,挑选出一百篇而成书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颁布《焚书令》,凡是民间收藏的《诗》、《书》及诸子百家的著作,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。汉代重新重视儒学,由秦博士伏生口授、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《尚书》,共二十八篇,人们称之为今文《尚书》。西汉时期,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,发现了另一部《尚书》,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,人们称之为古文《尚书》。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,篇目比今文《尚书》多十六篇。东晋初年,豫章内史梅赜献上了一部《尚书》,共有五十九篇,流传了下来。

自汉以来,《尚书》一直被视为政治哲学经典,既是帝王的教科书,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。就文学而言,《尚书》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。书中文章,结构渐趋完整,有一定的层次,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。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,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。秦汉以后,各个朝代的制诰、诏令、章奏之文,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。刘勰《文心雕龙》在论述诏策、檄移、章表、奏启、议对、书记等文体时,也都溯源到《尚书》。

柳公权在生涩的文字中,琢磨出了该书的要旨。其一,在明仁君治民之道。

其二,在明贤臣事君之道。体裁上,有十种说: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、征、贡、歌、范,来自孔颖达监修的尚书正义。其中的名句,如: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意为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,使家族亲密和睦。家族和睦以后,又辨明百官的善恶。百官的善恶辨明了,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。又如:静言庸违,象恭滔天。意为花言巧语,阳奉阴违,貌似恭敬,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。再如: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意为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,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。还有: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意为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,居家生活俭朴。

对于孔子修订、司马迁续写的鲁国编年史《春秋》,柳公权也未曾不研读,此乃必修之课。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,遣词井然有序,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,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。在中国上古时期,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。春秋,也代表一年四季,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中发生的大事,因此“春秋”成了史书的统称。天开人文,鲁兴春秋。人们开始有了礼,懂得了仁爱,大智大勇的智慧开始浮现。《春秋》最初文字过于简质,是粗线条的笔墨,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《传》,即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榖梁传》和《春秋左氏传》,并称春秋三传。

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。司马迁曰:“余所谓述故事,整齐其世传,非所谓作也,而君比之于春秋,谬矣”。但春秋的“微言大义”并不意味着其“言”是失实的。左丘明发微探幽:“《春秋》之称,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污,惩恶而劝善,非圣人,谁能修之?”《春秋》大义源于作者的政治观,而历史思想来自史家对史实的思考,足见两者之不同。

柳公权之后在写作的时候,无疑受到春秋写作方法的影响,用字用言,字字珠玑。在一个毫无言论自由的封建国度里,不仅说话要注意,连写字都要注意。春秋就像是文人们的救命稻草,著书立说,褒贬时事。

《左传》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,共三十五卷,是为《春秋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,取材于王室档案、鲁史策书、诸侯国史等。在柳公权看来,《左传》虽不是文学著作,仍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。许多头绪纷杂、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,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,繁而不乱。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,尤其写得出色,善于刻画人物,重视记录辞令。情韵并美,文彩照耀,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。左丘明出身史官世家,曾与孔子一起“乘如周,观书于周史”。著述《左传》之后,已经双目失明,又作《国语》。

《国语》是关于西周、春秋时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人物、事迹、言论的国别史杂记,也叫《春秋外传》。司马迁著《史记》时,就从中吸取了很多史料。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、财政、军事、兵法、外交、教育、法律、婚姻等各种内容,有很强的伦理倾向,弘扬德的精神,尊崇礼的规范,认为“礼”是治国之本,非常突出忠君思想。其政治观比较进步,反对专制和腐败,重视民意,重视人才,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。

在华原柳家原的庄园里,或在京城长安的学堂里,柳公权从春到秋,年复一年,阳光或灯光下,执著地漫游于人文经典的汪洋大海之中。如此般苦渡书海,追古抚今,思接千年,涉过了他好学多思的少年岁月,进入了初试锋芒的青年时代。